實驗室檢測儀器設備是實驗室正常檢測活動的重要資源。松山儀器認為,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儀器設備的管理工作。

1.設備配置
實驗室應配備正確檢驗所需的所有設備,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關鍵檢驗設備應為實驗室自有設備。實驗室應根據檢驗要求申請采購測量和檢驗設備,并按采購程序進行采購。當實驗室需要使用永久控制以外的設備時,應確保滿足實驗室管理和批準標準的要求。
2.設備的標識
每個用于檢查和影響結果的設備及其軟件都應進行獨特的識別。所有需要在實驗室控制下進行校準的設備,只要可行,應使用標簽、代碼或其他標志來顯示其校準狀態,包括最后一次校準的日期、重新校準或無效日期。實驗室準備的所有試劑(包括純水)應貼上標簽,并根據適用情況標明成分、濃度、溶劑(水除外)、準備日期和有效期。
3.設備的核查
設備及其軟件應符合要求的準確性,并符合相應檢驗規范的要求。需要制定一個校準計劃,以確定對結果有重要影響的儀器的關鍵數量或值。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應進行校準或驗證,以確認其能夠滿足實驗室的規范要求和相應的標準規范。設備在使用前應進行檢查和校準。如果設備校準產生一組校正因子,實驗室應確保設備的所有備份(如計算機軟件中的備份)正確更新。
4.授權使用設備
設備應由授權人員操作。最新版本的設備使用和維護手冊(包括設備制造商提供的相關手冊)需要方便用戶閱讀。檢驗設備包括需要保護的硬件和軟件,以避免調整導致檢驗結果失在儀器設備期間,實驗室應制定并嚴格執行驗證程序,以確保設備校準狀態的可靠性。檢查人員在檢查過程中,如果設備過載或處理不當,給出可疑結果,或已顯示缺陷,超過規定限度的設備,應停止使用。停止使用的設備應隔離以防誤用,或貼上標簽,以明確說明設備已停止使用,直至修復并通過校準或檢查表明可以正常工作。如果發現問題,實驗室應按照《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》對這些缺陷或偏離規定極限對先前檢查的影響進行檢查。按照相應的程序對實驗室設備的儲存、使用和計劃維護進行管理,確保設備性能良好,功能正常,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或損壞。設備與實驗室直接控制分離,實驗室需要確保設備返回后,在使用前檢查其功能和校準狀態,并能顯示出滿意的結果。
5.設備檔案
實驗室應建立設備檔案,保存每一臺對檢驗有重要影響的設備及其軟件的記錄。
至少應包括設備檔案:
a)識別設備及其軟件;
b)制造商名稱型式標識系列號或其他唯一性標識:
c)檢查設備是否符合規范;
d)當前位置(定制區域、存儲位置等);
e)制造商的說明書(如有),或指明其位置;
f)校準報告和證書的所有日期、結果和副本、設備調整、驗收標準和下一次校準的預定日期;
g)設備維修計劃,以及維修(當時);h)設備損壞、故障、改裝或維修。
6.總結
簡而言之,測試儀器設備的管理是一項系統而持久的工作。實驗室應根據儀器設備的特點,堅持持續管理,確保儀器設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,為實驗室成功完成1萬項測試任務奠定良好的設備基礎。



湘公網安備43030402000304號 a>